9月6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发布通知:所有非移民签证(Nonimmigrant Visas,NIV)申请人必须在其国籍所在国或合法居住国的美使领馆进行面谈申请。
旧有的跨国申请(“第三国面签”)已被取消。
这意味着,过去那种在第三国“刷面签”的策略,比如留学生们常去的加拿大或墨西哥,或者其他国家公民选择的邻国,将再难成行。
这项新规一出,立即引发海外申请人和留学生的高度关注。
哪些人会受影响?
▲ 普通申请人:绝大多数非移民签证(旅游B1/B2、学生F/M、工作H/L/O等)申请者,必须回到自己的国籍国或长期居住国预约面谈。
▲ 特殊豁免:外交签证、NATO签证、联合国相关签证,以及有人道主义、医疗紧急或外交政策理由的申请人,可以获得例外。
▲ 已预约成功者:国务院称,已经确认面谈时间的现有预约“大致不会被取消”。
对于一些美国未提供常规非移民签证服务的国家,美国国务院指定了替代面谈地点
● 阿富汗 → 巴基斯坦伊斯兰马巴德
● 白俄罗斯 → 立陶宛维尔纽斯、波兰华沙
● 古巴 → 圭亚那乔治城
● 海地 → 巴哈马拿索
● 伊朗 → 阿联酋迪拜
● 利比亚 → 突尼斯突尼斯城
● 俄罗斯 → 哈萨克阿斯塔纳、波兰华沙
● 乌克兰 → 波兰克拉科夫、华沙
● 委内瑞拉 → 哥伦比亚波哥大
● 也门 → 沙特利雅德
● 津巴布韦 → 南非约翰内斯堡
对其他国家公民而言,跨国“找空档”面谈的渠道将几乎被堵死。
一位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本来想着趁假期去加拿大把签证续了,现在看来是泡汤了!”
新规要求,申请人必须回到自己的母国,或至少在自己合法长期居住的国家完成签证面谈。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在某地只是短期逗留、没有居留身份,即便当地的美国使领馆有空档,也不能再轻松预约。
即便个别情况下仍能在第三国预约面谈,难度也比以往大得多。国务院官员已经明确表示,在非母国申请的面谈,获批机会会更低,而且签证费用一旦缴纳,既不退还也不能转移到别的地点。这意味着,冒险去第三国尝试,很可能既浪费钱,又延误行程。
而且,等待时间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因为各国美国使领馆要优先处理本国申请人,外籍申请人就算能排上队,等待时间往往比在母国更久,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以上。这对有急需出行计划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风险。
此外,该政策不适用于外交与官方签证(A 类、G 类、NATO 类)、UN 总部协议相关签证,以及极少数因人道、医疗急需或外交政策导向的豁免情形。
美国国务院给出的理由有三方面
● 一是要简化签证程序,让流程更统一;
● 二是为了缓解全球签证面谈的积压情况;
● 三是考虑到安全问题,防止有人利用不同国家间政策差异“钻空子”。
长期以来,比如尼日利亚的申请人,就常常在本国排不上队时,转到喀麦隆、加纳甚至加拿大办理,这不仅给邻国使领馆增加了巨大负担,也让安全审查变得更复杂。
对普通申请人来说,这意味着
● 如果是学生签证或者工作签证,未来再也不能依赖“去第三国快办”的方式,必须回国处理;
● 如果是旅游或探亲签证,续签或补办也要提前计划,否则可能影响行程;
● 整体上,办理成本会更高,等待周期更长,灵活性大大降低。
在留学方面有疑惑的同学欢迎联系传兮留学的老师咨询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