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一词源自于1992年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的“metaverse”,描绘了未来人类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与虚拟人物共同生活在虚拟空间的情景。而第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虚拟世界是2003年推出的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目前,《Roblox》则被视为具备元宇宙初步形态的游戏。
需要强调的是:元宇宙并不等同于虚拟现实游戏,也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而是一个能够在“现实”和“虚拟”之间流动与转换的空间。尽管目前“元宇宙”概念非常火热,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经过冷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元宇宙是未来的愿景,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其实际核心仍然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在底层架构和后端基础设施等多个环节的深入参与。
在这些美好愿景的背后,涉及的主要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具体的分支方向有:
人工智能
涵盖了生物信息学、人机交互、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数据挖掘、控制理论与调度、计算机视觉、语言及音频处理、信息检索等多个领域。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一个既属于工程范畴,又在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挑战的研究方向。这一领域涉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号处理、物理学、应用数学、统计学,以及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
通信工程
该专业主要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光学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关注电子、光子、信息及相关元件、电子系统和信息网络等内容。典型应用包括5G技术,以及未来的物联网概念和6G技术等。
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形态的变化,网络系统的安全不仅限于传统的硬件和软件,还逐渐延伸到云安全领域。不论是哪种形式,其目的是确保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得到保护,避免因意外或恶意行为导致的破坏、修改或泄露,使通信系统能够持续、可靠和正常地运行。
人机交互
该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旨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系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较少,且各校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常见的相关院系包括计算机、信息科学、心理学和设计等。
云计算
以互联网为核心,提供快速、安全的云计算服务和数据存储,确保每位互联网用户都能利用在线庞大的计算资源和数据中心。
• 游戏设计
结合视觉艺术、编程、编剧、游戏角色、道具、场景、界面和心理学等元素,设计能够激发玩家通关动力的目标,同时确立玩家在追求这些目标时需要遵循的规则。
法律学
内容涉及著作权、音乐、图像、专利等知识产权,以及未来可能涉及的立法如货币监管和数字资产保护等。
综上所述,无论元宇宙未来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理念,现实与虚拟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庞大的产业化趋势。然而,在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例如5G、传感器、云计算、建模、数据可视化、平台之间的协议、企业和个人平台的开发、云计算的承载能力、隐私风险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要实现元宇宙的目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还需要打通多个产业链,消除各种壁垒。因此,选择合适的专业,扎实推进未来的元宇宙建设,仍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