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维度:观察背景与美国本科院校的匹配度。
近年来,美国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高中课程成绩、GPA、托福、SAT和AP等考试成绩成为了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些成绩在申请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会有更大的灵活性。对于公立国际部的学生,如果学校声誉较好,成绩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如果背景一般,最好避免申请一些对分数要求严格的院校,比如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学校往年的录取学生GPA普遍在3.9以上,SAT分数在1550以上,托福在110以上,且有不少AP科目获得满分。相对而言,纽约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海某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成功申请到了纽约大学,25秋季入学)
第二个维度:明确真实需求,以便进行美国本科院校的选择。
如果不考虑申请结果,从家长对教育的看法来看,择校实际上就是在选择同学。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与学习态度积极的同学在一起,那么显然,越是美国顶尖学校的门槛越高越好。
考虑一下,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这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鸡头凤尾的问题。如果孩子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他的成长会更加健康,但良好的成长并不一定意味着能进入更高排名的学校,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三个维度:根据学校的实际体验来选择美本院校。
除了上述内容,留学体验实际上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参考U.S. News 2025年美国最佳新生体验大学排名,其中前20名(共21所院校)中有9所是文理学院。美国的文理学院秉持“博雅教育”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高质量教育的象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阿默斯特学院在入学活动方面,除了常规的迎新活动外,阿默斯特还会举办各种活动,以帮助学生与学校建立情感联系。
再来看,进入综合大学排行榜前20的高校中,有8所位于U.S. 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的前100名,这些学院也较为广为人知,受到国内学生的关注。
比如:布朗大学非常关注新生的入学体验,为新生提供了为期两周的入学指导,并组织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如新港(一处位于罗德岛的旅游热点)的一日游和篝火节(Water Fire)。
以上是关于公立国际部学生进行美国本科学校选择的所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