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美国本科转专业通常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个人意愿,许多留学生在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选专业并不满意,对它缺乏兴趣,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且难以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议学生考虑转专业,选择自己更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会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其次是被迫的选择。由于在早期没有认真选课,后来发现选课存在问题,无法选择相关专业的课程,因此只能选择进行美国本科转专业。此外,家庭的压力或就业市场的变化也使得自己不得不进行专业的转变。
在同一学院内更换专业虽然大家的录取通知书上已明确了各自的专业方向,但许多大学仍对大一新生采取“待定专业”的管理方式。因此,很多同学在同一学院内部转专业是常见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学院内部的转专业主要出现在文理学院。如果学校对大一新生的专业选择采取“未确定专业”政策,那么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专业需求来选课。建议在第一学期选择学校的必修特色课程和通识课程。一般而言,同一家学院对学生的特色课程和通识课程要求是相似的,学生可以利用这类课程来延长转专业的时间,这样就能避免选修一些不必要的课程,节省时间。
跨学院转专业
在考虑换专业之前,应提前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首先,要确认想要转入的学院是否有空余名额;其次,需具备良好的学术成绩;最后,还需完成一些前置课程的要求,并提交申请表格等相关信息,这样才能有机会成功转入该学院。
这是一种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转专业方式:跨学院转专业。通常,学生希望转入热门专业,例如工程学院或商学院等。这些学院通常入学门槛较高,且对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并不太友好。因此,想要进入工程学院或商学院的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针对这些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的热门专业通常有非常严格的预修课程安排。大家应该先了解并熟悉目标专业的申报政策,而不是凭自己的感觉来选择课程。例如,有同学在转专业时发现自己按照工学院的标准完成了一半的预修课程,但由于无法选课而失去了机会。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工学院给文理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课路径。再次强调!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政策,切勿凭主观感觉做选择!
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的课程通常入学门槛较高,并且对本院学生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因此仅有少量课程对其他学院的学生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提前利用暑假了解学校的暑期课程。因为暑期课程的容量较大,限制较少,大家可以在暑期先选择一些专业所需的课程进行学习。
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目前的专业与目标专业之间有哪些课程是重合的。如果你是从数学转到计算机科学这样的专业转变,那么选课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如果是从文学相关专业转到计算机科学,那么重合课程几乎为零。因此,建议大家留一条退路,优先选择那些可以作为通识课的预修课程。这样一来,即使转专业不成功,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和学分。
另外,虽然某些课程不向其他学院的学生开放,但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研究项目是否有机会参与。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的许多研究项目都欢迎其他专业的学生申请。例如,统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金融模型等项目。这些研究项目通常只对学生的GPA有要求,而不限制专业。大家可以考虑在第一学期申请那些没有门槛的研究项目,通过这个机会进入目标学院,最终顺利转入自己想要的专业。
转专业建议1、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选择“专业未定”。这不会影响入学及后续确定专业。在入学后,可以根据学校和课程的情况转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2、私立学校在转专业方面相较于公立学校更为灵活自由。公立学校的要求较为严格,设定了明确的GPA、课程及其他要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提前了解转专业的难度,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3、请向负责学生转专业的老师寻求帮助。每所学校都有专门负责学生转专业和选课的咨询老师。如果在转专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随时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相关资源。
4、如果你的目标专业是学校的热门专业,并且标准化成绩比较满意,建议尽早确定申请的专业和学院。如果你的标准化成绩和申请条件不太理想,可以考虑先申请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入学后再进行转专业。不过,一定要事先了解目标专业的转入要求,做好准备,并在入学后保持良好的GPA。
5、转专业完成后,建议与学校确认是否需要申请新的I20,以免在入境美国时遇到问题。
转专业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