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美国大学申请过程中,“身份”问题有时候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录取结果,那么美国大学认定国际生的标准是什么呢,怎样才算“国际学生”呢?
目前,中国的高中申请学生的情况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 中国护照,无绿卡,在中国大陆读书;
2. 美国护照,在中国大陆读书;
3. 中国护照,有绿卡,在中国大陆读书;
4. 中国护照,无绿卡,在美国读书;
5. 中国护照,有绿卡,在美国读书;(备注:绿卡是指美国永久居民卡,持有人保持原来国籍,持母国护照,只是有了在美国长期居住和工作的权利。美国公民,即美国国籍,持美国护照)
此外,公立大学系统有更细致的分类,以加州大学(UC)系统为例:
州内学生:录取率最高,学费最低
州外学生:录取率中等,学费较高
国际生:录取率最低,学费最高,且比例被严格控制
就招生官网提供的信息来看,美国大学认定是否是国际生的标准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类:根据公民身份和绿卡来区分
第二类:根据高中的所在国家来区分
第三类:不区分
第一类按国籍和绿卡身份区分
这是最常见的分类方式,采用这种标准的学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
麻省理工学院强调:不管你住哪儿或在哪儿上学,只要你没有美国公民身份或绿卡都将算作国际申请者。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说:如果你不是美国公民、绿卡持有者、无证移民、童年抵美者(DACA),就算在美国上学,你也是国际生。
在这类学校中:
● 非美国公民且无绿卡者被视为国际生,需要申请F-1签证,在申请助学金时会被纳入录取评估考量。
● 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被视为本土生,享受更高的录取率和更好的助学金政策。
数据显示,国际生在申请中确实压力更大,录取率也普遍低于本土申请者。拿麻省理工学院2028届来说,整体录取率是4.5%,但国际生录取率只有1.9%。
而在经济援助方面,国际生同样面临更多限制。
目前只有少数顶尖名校,比如哈佛、普林斯顿,在“Need-Blind”政策下,对国际生和本土生一视同仁,提供同等力度的助学支持。
换句话说,大多数学校在经济资助这块,国际生并不占优势。
第二类按高中所在地区分
采用这种标准的学校包括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这些学校更根据申请者就读高中的所在国家来判断其身份:
● 在美国高中就读的学生(无论国籍)被放入本土申请池
● 在海外高中就读的学生被视为国际生
康奈尔声明:我们会根据您目前就读的学校而不是您的公民身份来阅读申请。
这种分类方式对在美高就读的中国学生来说相对友好:他们可以和美国本土生一起被放进“本土申请池”,不用和全球国际生竞争,压力小了不少。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你进了本土池,在申请经济资助时还是有可能会被当作国际生来处理。
第三类不区分或综合评估
少数顶尖学校如普林斯顿、哈佛采用这种方式,对所有申请者采用相同标准,不设明确的国际生和本土生之分。
普林斯顿表示:国籍对确定申请者是国内生还是国际生没有影响。只要学生在美国上学,就被视为国内生;若学生在国外上学,则被视为国际生。
不过即使是这种在"相对公平"的政策下,由于招生官对美国本土高中教育体系更为了解,本土学生在实际录取中可能还是会悄悄占一些优势的。
对不同身份学生申请建议
1.国内普通高中生(无绿卡+国内高中)
备考强化标化:SAT/ACT/托福是一道必要门槛。
课外活动与文书准备:突出国际获奖、领导力,撰写逻辑清晰且有深度的申请文 。
定位学校:建议组合顶尖名校 + COMPASS型招生大学 + 有国际生财政援助项目高校 。
2.在美国高中就读的中国籍学生
利用在校优势:可争取国内不易竞争的本土生名额。
关注政策细节:查询目标学校是否把你归为本土生,例如芝大、康奈尔;并留意助学金条件 。
3.绿卡持有者或被归为本土生
被归为本土生,申请压力小、获助学金机会大,建议尽早规划身份。
可申请Need-Blind与Need-Aware制度下的各类学校。
4.美籍 + 海外高中
需调查录取池归属:部分学校仍设国际申请框,但也有学校视为本土生。
时间规划:如F‑1签证可能影响身份,应及时管理签证。
5.申请UC等公立大学
注意州内 vs 州外 vs 国际生三层结构:州内申请者优势最大;国际生尤其需提前准备签证材料及学术竞争。
虽然身份多少会影响录取结果,但无论你属于哪个申请池,只要你用心钻研学术;拥有出色的标化成绩、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真诚的个人故事文书,就一定会获得名校青睐。
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上,用实力说话,才是通往梦校的最可靠路径。在留学方面有疑惑的同学欢迎联系传兮留学的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