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1337672
首页 > 美国留学申请条件 > 美国本科申请条件 > 内容

留学生注意!美政府施压大学,留学生必须考标化,国际生不能超过15%!

0
作者:传兮留学 发布时间:2025-10-13 11:11:07
文章标签:

近几日,据美国高等教育专业媒体 Inside Higher Ed 报道,白宫正推动一项名为《高等教育卓越学术协议》(Higher Education Excellence Academic Compact)的新政策草案,要求部分高校签署该协议,方可获得优先使用大量联邦科研与教育经费的资格。

因为事出突然,涉及到的9所大学,基本上都还没商定好是否签协议。也许有人会选择忍气吞声,毕竟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也有大学会选择硬刚,坚持维护学术和学校制度的自由。那么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看看具体这个新协议的内容,其中有些点对于留学生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带大家具体看看各个大学的态度。


协议内容 

在利用冻结资金和其他手段迫使大学做出改变之后,特朗普这次又换了一种看似让大家更好接受的方法来试图重塑美国高等教育。他寻求与九所大学达成协议,要求这些大学签署一份名为《高等教育卓越学术协议》(Higher Education Excellence Academic Compact)的协议。协议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10点:

1.大学招生不能再考虑种族或性别

过去几十年,许多大学希望通过多元录取来让校园更包容,让不同族裔和背景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顶尖学府。而现在,种族和性别统统不能考虑,招生办公室只能平等地从所有人中盲选了。那如果你作为招生官,不考虑种族性别了,你是更愿意多录取精英本地学生,还是弱势群体的学生。因此这条表面上为了公平,但实际上是弱势群体失去了制度层面的扶持。

2.五年内不准涨学费

欧耶,估计这条一出本来对特朗普咬牙切齿的大家,又心想终于他做次正常人了。毕竟这几年美国大学的学费,年年涨,再加汇率也涨了,大家的钱包简直不堪重负了。但对于大学来说,听到这条都快要被气吐血了。但不得不说,如果五年内完全冻结学费,学校最终要么削减研究经费,要么裁员减薪,教学质量大大缩水,最终报应还是回到的留学生的身上。留学生:得了,不管怎样,最后倒霉蛋反正就是我是吧?

3.国际生比例限制:本科≤15%,单一国家≤5%

如果说前面两条对于大家来说好像影响也不是那么明显,那么这一条就直接限制了国际学生数量。国际生占比不能超过15%,同一个国家不能超过5%。这意味着像中国、印度这样学生众多的国家会首当其冲被影响,中国学生录取率会直接下降,而且对大部分留学生个人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录取门槛、更少的签证机会。比如据 NYU 官方资料,在 2023-2024 学年,NYU的国际学生总数超过 27,247 人。同时本科加研究生学生中,就有约 22.2% 的学生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那如果要砍掉7%的国际生,谁会这么惨?

4.必须提交SAT/ACT成绩

之前,美国高校纷纷宣布Test Optional,目的是为了打破应试歧视、给不同背景的学生公平机会。同时疫情后更是很多标化成绩都成为了选择项,很多人都选择不考了。嘿嘿多少人可开心了,托福已经够痛苦了,SAT那更不是人学的。如果一开始大家都要交SAT或ACT,心里还平衡点,现在极其不平衡!多少同学又得给补习机构送送钱了?

不管是不是受特朗普政府的影响,事实上现在很多美国大学都要求提交SAT/ACT成绩了。10月9日,普林斯顿大学就宣布:从2027-2028申请季开始,要求所有申请人必须提交SAT/ACT成绩。 其次目前美本Top 30里有这些大学已经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交SAT/ACT成绩:

●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CS学院

● 达特茅斯学院

● 佛罗里达大学

● 康奈尔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

● 斯坦福大学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加州理工学院

● 布朗大学

● 乔治城大学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海因茨学院的信息系统项目、梅隆科学学院、泰珀商学院)均采用Test-Flexible政策,即必须提交成绩,但可以任选SAT、ACT、AP、IB等其中一项成绩提交。

5.遏制分数膨胀

其实就是要求教授不给那么高的分数给所有人。但到底谁来定义分数膨胀?如果学生都学得好,教授给高分就成了违规吗?因此这条规定可能会教授在评分时变得保守,宁可压低分数也不冒风险,大家的GPA普遍下降。更糟糕的是,因为学校之间没有统一标准,名校与普通院校的分数差异会被进一步放大,导致影响大家后面申请研究生。本来在名校学习的压力就很大了,这现在简直是地狱级了。

6.确保校园思想市场的活跃性

这一点其实总体上是好的,毕竟是在捍卫言论自由。但现在事实是教授在课堂上谈社会议题要自我审查,学生发言也得思前想后,生怕触碰“思想红线”。

7.要求学校保持机构中立

机构中立是指大学不能再就社会事件、公共议题发表任何立场声明,也不能支持学生的社会运动。当校园遇到不公,校方只能保持中立,不表态、不介入、不承担。但看似中立,实则逃避责任。大学的使命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社会思考。一个不敢表态的大学,还能培养出敢说真话的学生吗?

8.员工禁止代表学校发表政治观点(除非谈校务)

这条规定直接压制了教授和研究者的言论自由。学者原本可以在学术论坛、社交平台发表见解,但现在要谨慎三思:一旦被认为代表学校发言,就可能触碰红线。

9.关闭歧视保守派思想的院系

这几乎是点名攻击人文学科。哲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部门被指长期压制保守派,未来可能被整顿甚至关闭。但问题是,谁来定义歧视?如果一个重点学院因为别人定义的其实保守派思想被莫名其妙关掉,是不是也太冤了。

10.匿名监督师生,公布结果

这条最令人毛骨悚然。这个协议要求大学要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监督,举报内容还要公开。但问题就是很多举报都是主观性的,如果匿名那么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是不是就可以随意攻击别人。


需要签署协议的大学

这9所美国知名大学成为了这个协议第一批针对的对象,其中有: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和范德堡大学。

这9所大学面临着,签署协议的话就能获得包括丰厚联邦补助在内的多项好处;但若不遵守规定,将失去协议权益一年,重复违规则延长至两年。同时,联邦政府有权追回违规年度支付的所有款项,私人捐赠也需按要求退还,以确保高校严格执行协议条款。


大学的回应 

大多数高校尚未对《高等教育卓越学术协议》表态,但德州的高校显得较为积极。德克萨斯大学系统董事会主席凯文·P·埃尔蒂夫表示,该校荣幸被选中,有机会获得潜在联邦资金支持,并期待与特朗普政府合作。该校的学生和教授很多都气炸了,能不能硬气点呀?其次弗吉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均表示正在审查该协议,但尚未决定是否签署;范德比尔特大学也称将仔细评估后向政府提供反馈。总体来看,各校在权衡潜在资金利益与政策自由度之间保持谨慎态度。

而也有很多大学直接硬刚这一协议。10月10日,麻省理工大学校长Sally Kornbluth就公开拒绝了川普政府提出的“高等教育卓越学术协议”。 他认为该协议要求大学在招生、性别定义、言论自由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这些条件侵犯了MIT的学术自由和独立性,违背了该校“科学资助应基于科学优点”的核心信念。

在留学方面有疑惑的同学欢迎联系传兮留学的老师咨询~

相关阅读:
当前文章为传兮留学站点原创分享,偶有分享,请您为其标注导航:https://www.transitedu.com.cn/tiaojian/15661-8-1.html感谢您的支持!
  • 管老师

    管老师

    首席教育顾问

    IECA美国独立教育协会专业升学顾问
    英国杜伦大学翻译学硕士
    十一年美国本科/本转高端申请经验

    点我免费咨询
  • 赵老师

    赵老师

    美研资深留学顾问

    德国TU-Freiberg经济数学硕士
    7年美研申请指导经验
    300+学生成功录取案例

    点我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