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美国本科申请季,学生和家长们总会有不少关于标化成绩的疑问:“SAT成绩不太好,必须得提交吗?”“时间很紧张,一定要考SAT吗?”。
针对这一普遍关切,我们针对美国前100所综合性大学中实施“标化可选”(Test Optional)政策的学校进行了深入调研,统计了学生提交标化成绩的比例,结果令人惊讶:平均提交率竟不到50%。
在如今不少顶尖院校纷纷恢复强制提交标化政策的形势下,这一数据无疑给申请者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维度。
01 标化成绩在美本申请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大学招录的核心在于寻找学术表现突出、品德优秀、有独特经历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标化考试分数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招生官提供一个客观衡量学术能力的参考指标,证明学生有能力完成大学学业。
证明学术能力的途径多样:校内GPA、标化考试成绩,以及各类竞赛和科研活动等。其中,校内GPA始终是最核心的评估要素。
对于实行“标化可选”政策的学校而言,招生委员会认为除了标化分数外,还有其他足够多的因素可以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因此,标化成绩只是衡量学术能力的一个指标,而非唯一标准。
02 如何正确解读标化成绩提交比例?
以下是Top 100 综合性大学(标化可选学校)标化成绩提交比例
从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出一个趋势:学校的排名越靠前,提交标化成绩的学生比例就越高。Top 30院校的标化成绩提交比例大多超过了60%。
这一现象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 申请顶尖院校的学生通常也会申请那些强制要求提交标化成绩的名校,因此他们普遍备有可提交的成绩
● 顶尖院校录取竞争异常激烈,尽管标化成绩可选,但优秀的标化成绩仍能显著增强申请竞争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统计数据涵盖了所有学生,包括美国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而国际学生提交标化成绩的比例远高于本土学生。
因此,切勿简单认为标化成绩提交比例低的学校就不重视标化成绩——事实上,在这类院校中,一份出色的标化成绩反而可能成为你的显著优势。
03 SAT成绩不理想,必须提交吗?
答案很明确:不是必须的。标化成绩的本质是辅助证明学生的学术能力。如果它起不到这个作用,提交反而可能对申请不利。
那么,什么样的标化成绩算“理想”,值得提交呢?可以从两个维度考量:
与自身其他学术成绩比较
如果你的SAT/ACT分数与其他成绩相匹配甚至更优秀(如SAT在1480分以上),即使不是特别高,也可以考虑提交。相反,如果有GPA 4.0、托福115分这样的亮眼成绩,而SAT只有1480分,则需慎重考虑提交是否对整体申请有利。
结合目标院校录取情况
以下是大致参考范围:
● Top 20院校:SAT 1550+,ACT 35+
● Top 20-30院校:SAT 1520+,ACT 34+
● Top 30-50院校:SAT 1450+,ACT 33+
● Top 50-100院校:SAT 1380+,ACT 30+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仅为参考,非硬性要求。未达到上述分数并不代表不能申请,但提交与否需综合个人整体情况判断。
另一方面,学校的标化成绩提交比例数据本身具有参考价值。如果某校的提交比例较低,通常表明该校对不提交标化成绩的申请者比较包容。
因此,如果成绩不理想或备考时间不足,不妨将精力投入到其他能提升竞争力的方面:加强课外活动、提升文书质量或积累更有深度的项目经历。
04 哪些情况建议提交标化成绩?
在当下国内美本申请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建议所有申请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交标化成绩。一份优秀的标化成绩能有效提升竞争力。
从提交标化成绩的迫切程度看,以下几类学生群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校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 体制内普通高中学生 > 普通公立高中国际部/国际学校学生 > 知名公立高中国际部/国际学校学生
对于校内成绩不出彩或来自普通学校的学生,标化成绩可作为有力补充,向招生官展示学术能力和学习潜力。
对体制内普通高中学生而言,由于美国大学招生官对这些学校的评分标准和教学质量不太熟悉,成绩单的可信度可能打折扣。此时,标化成绩就起到了重要的辅助证明作用,有助于在申请中获得更多认可。